21年前,中国第一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诞生,她的诞生起着重要意义,让我国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开始发展起来。那么,第三代试管婴儿是什么呢?又适合哪些人群?请随了解下!
1992年,钟女士与先生结婚,婚后第二年便孕育了一名男婴,但这个男婴在一年后出现皮肤青紫、皮下、关节出血,后因脑出血而夭折,这让钟女士一家人伤心欲绝。5年后,钟女士再一次怀孕了,经过产检诊断,这一胎还是男胎,可惜的是这个男胎携带有血友病,无奈之下只能中止妊娠。
为什么钟女士的两个孩子会夭折?原因是因为钟女士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这种疾病有一半的几率会遗传到男婴身上,生女儿则一半为正常,一半为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随着国外第三代试管婴儿的发展,让钟女士看到了希望,她偶然了解到中山一院生殖医学中心开展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决定去广州中山一院做第三代试管婴儿。
中山一院生殖专家团队采用辅助生殖技术,为钟女士取出7个卵子,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出两个女性胚胎,最终把健康的胚胎放入钟女士的子宫内。结果如钟女士所愿,避免了悲剧再一次的发生。20余年过去了,钟女士说:女儿和普通孩子没有区别,身体很健康,记忆力很不错,已经成为了亭亭玉立的女大学生。
第三代试管婴儿是什么?
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技术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指在IVF-ET的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异常,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遗传病传递的方法。
第三代试管婴儿适合哪些人群?
1.有家族遗传病、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的患者。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女性患者。
3.少、弱、畸精男性患者。
4.免疫性不孕、不明原因不孕患者。
5.高龄女性、排卵困难的女性患者。
6.尝试过人工授精、第一、二代试管婴儿均以失败告终的不孕不育患者。
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流程是什么?
1.术前检查:做第三代试管婴儿之前需要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确认女性的身体是否适合怀孕,夫妻双方是否符合第三代试管婴儿适应症。
2.促排卵:为了提高成功率,女性需要通过促排卵药物获得多个卵子。
3.取卵取精:卵泡成熟后,医生在B超引导下,将取卵针穿过阴道穹窿,直达卵巢吸取卵子,同时男方在同一天在取精室取精。
4.胚胎培养: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培养5-6天形成囊胚,第三代试管婴儿一般是使用囊胚移植,成功率更高。
5.胚胎诊断:诊断囊胚有没有遗传疾病、染色体问题,选择优质的健康胚胎保存下来。
6.胚胎移植:经过移植前的检查和调理后,确认女性子宫符合移植标准,医生便会将优质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医生根据女性的身体情况决定移植的数目,移植前需要多喝水使膀胱充盈,以便医生移植。
7.抽血验孕:移植14天后到医院验孕,可以通过验尿或者抽血来确定是否妊娠。
以上是关于“国内第一例三代试管婴儿”的介绍,拥有15年试管服务经验,与多家正规泰国试管婴儿医院合作15余年,泰国试管婴儿费用合理,成功率比国内高30%左右,性价比更高,我们愿意为您服务。Q
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已经41岁啦





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如今已经33岁了,一起来看看她所经历的故事
33年前,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医三院)
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
她的名字叫郑萌珠。
“萌”取萌发之意,寓意她是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珠”则是为了感谢一路护送她诞生人世的张丽珠教授。
在她还是一个胚胎时,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的出生,聚焦了万千不孕不育夫妻们,对试管婴儿技术的质疑与希冀。
同时,她也在这种热烈的关注中平安又普通地长大成人。
2010年西安西京学院毕业的她,回到她出生的地方——北医三院工作;
在北医三院产子。
在纪录片《先见之人》中,她说毕业后回到北医三院是一种回归,家一样的感觉。
这所医院见证了她的诞生,成为社会人,成为母亲的重要时刻。
也见证了她的妈妈和医务工作者为了她的出生所做的努力与坚持。
结婚20年,>
因输卵管阻塞没有孩子>
上世纪60年代末,在甘肃礼县盐关镇,18岁的郑桂珍与丈夫左长林结婚。
郑桂珍是性格爽朗,雷厉风行的乡村教师,左长林是少言不多语的农民,性格稳重。互补的两人意外的合拍,很快走入了婚姻。
令他们不免有些着急的是,结婚了几年,还没有孩子。
尝试过偏方,求过神佛,“各种折腾都没效果。”同一时期结婚的夫妻,孩子早已在村口蹒跚学步。
去县医院查明,郑桂珍儿时感染结核,患有盆腔结核输卵管阻塞,输卵管不通。这就是他们一直没有怀孕的原因。
转眼婚后过去了20年。
开县捐卵少女
1987年的一天,郑桂珍在“电匣子”(广播)里听到:“北京某机构正在研究能够在体外受精的技术。有可能会为不孕症的治疗产生一个突破。”
连什么机构都不知道,
只是凭着听见的这两句话,
郑桂珍拉着丈夫从甘肃千里迢迢来到北京。
在北京站,
两人逢人就问,
可他们连机构叫什么都不知道,问的效果可以想见。两人铺着油布趴了好几夜,直到遇到了一个叫刘殿英的黑龙江人。
刘殿英和妻子的儿子去世以后,想再生一个,于是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做输卵管复通手术。中年求子的同病相怜,让他为郑桂珍夫妇指明了方向,
求子之旅终于走上了正轨。
迎来中国第一个试管宝宝>
在北医三院,66岁的张丽珠教授已经研究试管婴儿3年。
攻克了体外受精的难题,体内孕育又总是不成功。
郑桂珍是张丽珠教授遇到的第13个病人。之前的12位病人,都没有成功怀孕。
在此之前,张教授也经历了种种的困境。
当时的取卵不像现在,通过阴道B超下穿刺和抽吸达成,而是需要
开县未婚女性捐卵
开腹
。
实验初期,征集那些需要外科手术的病人,在排卵期的日子,同时进行手术和取卵。
一两个月才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患者。
开腹后,张丽珠用手将卵巢稍微提出一些,摸到卵泡后扎针,取得卵泡液。
取得卵泡液后,还需要从中找出卵子,当时不像现在,只需要通过一个窗户把卵泡液递过去就可以。
而是需要张教授,把取到的卵泡液装在试管里,再装在保温罐里,揣在怀里,一路小跑十几分钟,跑过操场,来到当时拥有显微镜的组织胚胎教研组。
现在找卵子只需要通过一个窗口就可以,当时张教授需要跑过一个操场才能到
“试管婴儿”也饱受争议。
许多人认为,中国人口已经这么多了,并不需要试管婴儿技术,张教授这是跟计划生育对着干;
物竞天择,也没有必要给老天爷“添麻烦”。
来看不孕不育的夫妇隐藏真名,艰辛的求子路,仿佛让他们成了抬不起头的人,非常自卑。特别是女性,为没有后代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机缘巧合下,一个坚持想要做母亲的人,和一个坚持想要满足不孕不育家庭生育愿望的妇产科医生相遇了。
张丽珠其实并不看好郑桂珍,她当时38岁了,超过了37岁,平均说起来,卵也不多,卵的质量也不好。
郑桂珍却格外的坚持。因为这可能是她当母亲的最后一丝希望。她开导忧心的丈夫:
从前一直失败,这次就算失败也没什么,但是万一成功了,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北医三院的病案室里,记录着20年前郑桂珍的整个孕育过程:
1987年6月24日,张丽珠给来自甘肃的不孕患者郑桂珍做了开腹手术,共取得了获得4个卵子;
6月25日,卵子体外受精成功。
6月26日,张丽珠给郑桂珍做胚胎移植手术。
7月10日,郑桂珍出现早孕反应。
经历了此前的艰辛以后,此后仿佛变得格外顺利。
送进郑桂珍身体里的四个胚胎,有一个存活了下来。8月3日,通过B超,看见了原始的心脏搏动,一个小生命正在形成。在三院附近再观察了一段时间,张教授肯定她是怀孕了,且情况稳定,允许郑桂珍回到了甘肃老家养胎。
1988年3月,郑桂珍又回到了北医三院,进行剖腹产手术。
3月10日,她诞生了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体重近7斤8两,身长52厘米的女婴。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郑桂珍哇哇大哭,左长林等在门口,满是点头,连声说谢谢谢谢:
“我们三辈单传,一直盼着有个孩子,但是结婚这么多年了都没怀上,我女人命苦,从小没了爹娘,和爷爷一起长大,老爷子今年88了,见不到孩子,他眼睛闭不上的!现在好,我等会就给爷爷传个信去!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了!”
“郑萌珠”的名字是郑桂珍在病床上起的。
她说:
“按我们的讲究,孩子要有两个名字,大名就叫郑萌珠,求个萌发向上的意思,珠字用来表达对张丽珠医生的感谢。”
对张丽珠医生的感谢,也贯穿了郑萌珠的整个成长过程。
“我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
离开我出生的地方”>
郑萌珠从小就比别人长得健壮,别人一岁才开口说话,她8个月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即便如此,她也仍然受到许多人异样的目光。有人怀疑她的寿命,有人“开玩笑”:“你不是你妈生的。”
还有的人,带着大量的眼光:“哎呀你看你看就是那啥。”
好在郑萌珠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有时霸气回怼,有时时间久了,“他们一瞅,哎这也没啥区别呀。”也就没了声音。
她用“反正我是我妈生的不就完事了呗”安慰自己。
今年33岁的她好像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出生的北医三院。
出生后,她与张丽珠教授依然保持亲密的联系。
少女时代,张教授关注她的学业,希望她不要像当地的风俗那样那么快结婚生子,于是她努力考学,考上了西京学院。
张丽珠教授病重,意识模糊时,别人都认不清了,但她去探望张教授,远远的,张教授一眼就认出了她。
虽然从小被异样的眼光环绕,但她同时,她也成了成千
上万不孕不育家庭的希望。
2010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做档案工作。对她来说,这份工作虽然基础,但也是在帮助像她父母一样的人。
有的人怀疑她是否能生育,2019年,她在自己曾经诞生的地方——北医三院,诞下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张丽珠教授已经在2016年去世,没能看到她的孩子。
她说,虽然现在做的是“工蜂”的工作,但因为自己不同寻常的出生经历,这份工作与她而言,多了一份意义:
“我在档案室工作,主要负责建立病例、整理数据之类的,这也是在帮助和妈妈情况差不多的人。……硬说特别之处,那就是我的成长,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也有一流的医疗技术吧。”
女性做试管婴儿>
面临的身心压力>
郑萌珠说的“一流的医疗技术”——试管婴儿,同她的年岁一样,经历了33年的发展历程,现在,我国每百名新生儿中就有1-2个借助辅助生殖。2018年,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量近60万人次。
如果说做父母需要考试,那么做试管婴儿一定是考卷最难的考区。
而女性,是最努力,最用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她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去大医院排队,各项身体检查自不必说,开始取卵,意味着女性正式进入这项“考试”的考验。
有的女性打针促排卵,屁股上和肚子上都要打,连续打10天,屁股上形成硬块,坐下都成了难以忍受的事。
之后就是取卵,在B超引导下,用一根毛线针一样的针插进阴道,再到卵巢内测,取出卵泡。
知乎网友@九姨太回忆当时取卵子的过程。
“护士叫我进去手术室,把裤子全脱了,内裤放在病号服的上衣口袋丽,腿劈开躺在椅子上,因为是全麻所以问对什么过敏,叫什么,老公叫什么名字,然后我就看到有人给我打针,就没有意识了,再醒来就是护士叫我,那一个轮椅把我推出去,推出去的时候我还是迷迷糊糊的,看见我老公就哭了,其实觉得真是难受。”
在手术台上,20几年,30几年建立起来的羞耻心被统统放下。
穿刺过程中,可能面临盆腔感染等副作用。
取完卵后,女性变得很虚弱。小腹肿胀,还要格外小心,防止伤口感染。
来源:知乎@
九姨太
而对于丈夫,虽然也承受着心理压力,但是相比女性来说,承受的身体压力小太多了。他们需要在其他房间取精子即可。
开县捐卵多少颗
来源:
知乎
@
九姨太
取出卵子后,与丈夫的精子结合,形成多个胚胎,医生会将胚胎植入母体子宫,但是并不是植入了妈妈的子宫里,就意味着一定能成功着床,反而可能才是一次次失望的开始。如果不成功,还需要按照之前的步骤,再重新来过。
有的人可能经历4,5次,甚至十几次都没能成功,却仍然继续尝试。
除了心理上的压力,还有经济上的压力,即使家中贫穷,也要举债到大城市,在大医院旁租房做试管。
因为女性拥有了子宫,拥有了生育的权力,所以肩上的责任变得格外的沉重,在做“父母”的这场考试中,她们是拼命学习,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最用功的学生,这场学习,可能也永无止境。
我们都祝福她们能够如尝所愿,取得心目中的好“成绩”,合格“毕业”,但对于结果,需要女性周围人更宽容的面对,如果她们“学累了”,不想“学”了,也请尊重她们的意愿。
开县可捐精捐卵开县捐卵十万开县捐卵黑幕开县白人捐卵开县无痛捐卵开县捐卵十几次开县医院有人捐卵开县圆梦捐卵过程开县捐卵伤身体开县代孕捐卵注意什么开县捐卵要学历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